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12日现身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参加其履新后的首个记者会。刘士余指出,去年A股经历了一场罕见的异常波动,国家果断出手稳定了市场,为修复、建设市场赢得了时间。资本市场发展必须坚持法制化、市场化。今后面临市场失灵时,仍然会果断出手。刘士余特别强调,(媒体)用救市一词不规范,有些措施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措施。(3月12日中新网)

  人们希望股市永远是“祖国河山一片红”。对于这种愿望,从感情上来说,能够理解;从客观上来说,这却是不现实的。有涨有跌,有好有绿,才是股市的魅力所在,也是股市的价值所在。但建立、健全恰当的机制,防止股市暴涨、暴跌,促进股市健康、规范发展,才是证监会的职责。

  2015年,伴随着A股从“大涨”到“暴跌”,许多股民都经历了人生“悲喜剧”。如何理性的看待这一变化?正确的解读是,股市作为市场经济的晴雨表,在经济转型、走向新常态之际,暴跌不正常,之前的大涨也不正常。股市暴跌,固然与恶意操作有关,但之前不正常的大涨,是不是也是一个因素呢?正如刘士余所说“山有多高,谷有多深,泡沫怎么吹起来的,就会怎么破灭”。这样的总结,需要股民们切身体会。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希望姓名与“牛市雨”谐音,属相也是“牛”的证监会新主席能推动A股不断“走红”。这样的联想,虽然寓意美好,却怕只是一厢情愿,所托非人。

  作为证监会的掌门人,刘士余的职责,在于无论股市涨跌,都是正常的市场机制在发挥作用,在于股市能够健康、正常的发展。对此,刘士余对去年的股市打了个比方,“就像一辆重载油罐车在下坡路上刹车失灵,轻则车毁人亡,重则引发森林火灾”。在这样的异常波动之下,国家果断出手稳定市场,目的是为修复、建设市场赢得时间,资本市场的最终发展必须坚持法制化、市场化。因此,把“市场是否买账还要到周一见分晓检验刘士余的讲话,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却偏颇更多。

  面对股市的急剧变化,许多人产生了不正常的心理期待,最典型的莫过于把买股票、不卖股票与爱国联系起来,沈阳二手火车罐出售,这实在是无稽之谈。对此,刘士余首先澄清,“之前媒体报道我说希望大家都要买股票,不要卖股票,可能是因为我口音太重。我想说的是,作为证监会主席,我不能建议大家买股票,也不能建议大家卖股票。”我非常赞赏刘士余的这一表态,正如股市的警示语一样: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所以,股市如何走向,不是证监会的职责;股市的走向形成机制是否法制化、市场化,才应成为证监会的关注点。对此,股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