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龙历史网:

红潮语:大家公认欧阳海舍身推战马救列车是英雄行为,而这位政工干部却称他出风头,甚至颠倒黑白地说,欧阳海当时呆看客车上的女人而被火车冲到……

“无论时代怎么变迁,地球上只要还有人类存在,为他人而献身的伟大精神永远是值得歌颂的精神。”这是《欧阳海之歌》作者金敬迈在49年后重访英雄牺牲之地,即今年6月27日在欧阳海纪念馆的留言。这个纪念馆坐落在衡东县新塘镇欧阳海村红山包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西坡下就是繁忙的京广线。9月27日,记者在纪念馆馆长谭雪根的带领下,穿过铁丝网上的小门,从纪念馆沿着京广线南行约400余米,来到欧阳海推马救车牺牲的地方。路基上钉有一块木桩,这是谭雪根的杰作,为的是让后人永远记住这个地方,永远记住欧阳海。

纪念馆年年增加的参观人数,冠以英雄之名的区划和工程,还有2009年欧阳海被评为“双百人物”之一……让记者强烈地感受到,人间仍唱欧阳海,赞歌未断50年。

曾被作为一次“事故”

近50年前,欧阳海“推马救车”的壮举震撼着全国人民的心灵;近50年前,小说《欧阳海之歌》风靡全国,成为人们的“心灵鸡汤”。

可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欧阳海的牺牲当初曾被当作一次“事故”。

今年8月下旬的一天,在桂阳县城西一座朴素的小楼里,记者见到了欧阳海的大弟弟欧阳湖。墙上挂着一溜镜框,右手边的里头大部分是欧阳海生前照片,左手边则是2009年欧阳海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后“双百人物”后的证书、胡锦涛等中央领导人接见“双百人物”代表或亲属代表的合影。

欧阳湖向记者谈起了二哥牺牲时的情景。而金敬迈、艾蒲、廖永铭等人合写的《共产主义战士欧阳海》对这描绘得更为传神:“1963年11月18日早晨,白雾茫茫,细雨蒙蒙。在湖南省湘江东岸枫叶红艳艳的群山之间,满载旅客的282次列车由衡阳北上,风驰电掣地向前飞奔。列车鸣着长长的汽笛进入了两山峡谷中的一个急转弯。一队炮兵战士拉着驮炮的战马,正沿着铁路东侧迎面走来。万万没有想到,一匹高大的驮着炮架的黑骡被震耳的汽笛声惊怒,闯上轨道,站在路轨中间,驭手使尽全力猛拖缰绳,黑骡纹丝不动。列车正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向这匹黑骡冲去,相距只有40多米,停车已经来不及了。老司机王治卫只觉得‘嗡’的一下,全身的血液涌上头顶,他拉开紧急制动的‘死闸’……车厢猛烈地晃荡震动,车轮辗轧得铁轨吱吱尖叫……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从部队的行列中猛然冲出一个战士,他奋不顾身地跃上铁路,抢在机车的前面,用尽全身的力气把黑骡推出轨道之外……旅客和列车得救了!但是,这个伟大的战士却被迎头撞倒在火车轮下……”

欧阳湖叙述到这里时,悲痛不已。

然而,欧阳海的英雄壮举却被营、连当作一次“事故”上报。

对此,金敬迈回忆说:当时,身为广州军区创作员的他,“下部队体验生活时,完全出于偶然,听说兄弟部队出了个‘大事故’:一个平时很调皮的战士被火车轧死了,祸及该连队‘四好’也评不上。那年月,评得上评不上‘四好’可是头等大事,出于好奇”……他“来到欧阳海生前所在的部队。”

还英雄本来面目

欧阳湖虽然不知道内情,但也知道上级机关经过细致调查后才还了二哥的“本来面目”。

时为解放军报特约记者的艾蒲回忆调查时情况说,“欧阳海勤奋好学,知识丰富,觉悟很高,原则性强。有几次他对一位政工干部讲课错误之处当场提出纠正。后来他又两次在党支部大会上,有根有据地公开批评这位政工干部的缺点。从此这位政工干部对欧阳海耿耿于怀,把欧阳海当作骄傲自大、调皮捣蛋的落后分子看待……” “大家公认欧阳海舍身推战马救列车是英雄行为,而这位政工干部却称他出风头,沈阳液化气储罐供应,甚至颠倒黑白地说,欧阳海当时呆看客车上的女人而被火车冲到……”他“和采访组同志深入调查以后,十分气愤。向军、师、团三级首长如实汇报,得到各级领导充分肯定。”

金敬迈回忆采访情景时说,与基层干部说法不同,“班里的战士对他(欧阳海)的评价可不一般,都说他能干,聪明,作为一个战士,一个班长,事事都很出色。说他‘调皮’、‘落后’,仅仅因为他爱提意见,和指导员的关系有些紧张而已。生前他给军区有关部门写过一封信,题为《我和指导员分歧的由来和发展》。一个战士敢为是非而抗上,仅就这一点,他赢得了我的好感与尊敬。短短五六天的采访,无意中为我原来的构思找到了‘高潮’,找到了‘最强音’:和指导员的矛盾,就是高潮;死,就是他的最强音。夜以继日,用了28天,写完了(《欧阳海之歌》)初稿。”
【强龙历史网:文化新闻综合网站】声明:强龙历史网:转载本文仅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