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韦莉华通过竞聘走上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二大队宣传中队中队长岗位时,她还是一个不会扛摄像机,只会写“豆腐块”文章的普通民警。4年后的今天,她不仅能熟练地使用摄像机,而且能写出2000字的新闻通讯。
  
  “刚开始压力很大,向媒体投稿时好多稿件都不被采用。要适应岗位,只能努力学习了。”韦莉华说,虚心向同事请教、多跑多写多练,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条捷径。刚开始,有素材她就主动去写,完稿后就给有写作经验的同事修改,认真听取同事提出的修改意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她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进步,向报社、电视台投稿时,也由编辑不采用,逐渐变为编辑主动向她约稿了。“善于与媒体编辑记者交朋友,不仅了解到媒体对交安新闻稿件的要求,而且能够拓宽眼界,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另一条捷径。”她说。
  
  第一时间获得新闻素材,是做好交通安全报道的前提。为了及时得到交通事故信息,韦莉华申请使用一台对讲机,把频率调到与事故处理中队对讲机一致,只要有事故发生,她都与事故处理中队民警一道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但她与事故处理中队民警的区别是,她回来后还得加班剪切画面、撰写新闻稿件,有时要加班到半夜两三点钟。
  
  2014年6月9日上午11时,国道210线刁江大桥路段一辆油罐车与一辆大货车发生碰撞,油罐车罐体泄漏,罐内汽油沿着泄漏口流到路面,事故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泄漏的汽油较多,且事故地段过往车辆较多,情况较为复杂。气温较高,随时会引发爆炸。韦莉华从对讲机里听到警情后,立即扛起摄像机、照相机与事故处理中队民警赶赴事故现场。到达事故现场后,她拿着摄像机、照相机开始摄像、拍照,与广西交通广播电台现场连线,及时通过广播通报险情和路况,提供车辆绕行方案。当时,她不顾烈日炙烤,及时收集材料,用生动画面和文字,翔实记录了整个抢险救援的感人场面。当天,多家主流媒体都及时刊发了她采写的事故应急处置救援新闻。
  
  有付出,就有收获。在韦莉华的带领下,该大队宣传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据统计,4年来,该大队宣传中队共在各级媒体发稿3659篇,其中中央级媒体46篇,自治区级媒体723篇,市级媒体638篇,网络媒体2252篇。2013年、2014年该大队连续获得全市交安宣传工作排名第一的好成绩。韦莉华也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荣获自治区交警总队优秀信息员、广西交通安全宣传先进个人、并多次被广西法制日报、南国早报、河池日报、河池电视台等多家主流新闻媒体评为“优秀通讯员”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交通安全宣传民警,韦莉华备受领导和同事的赞誉,但作为一位母亲,她欠女儿的实在太多。她丈夫在宜州乡镇工作,沈阳二手火车罐出售,周末才得回家,而她工作又太忙,一旦遇到突发紧急情况,她就把4岁大的女儿放在亲戚家。每当深夜回来,到亲戚家接回小孩,看到女儿稚嫩的脸庞还挂着泪珠时,她就感到十分内疚。“既然选择做警察这一行,就得有所付出,有所牺牲。”韦莉华淡淡地说。(河池日报记者 韦剑平 通讯员 钟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