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环保部在2014年6月对74城进行了空气质量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超过半数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而臭氧也将取代PM2.5成夏季空气首要污染物。

      74城6月空气质量超半数未达标臭氧成首要污染物 

      环境保护部15日向媒体发布了2014年6月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等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

      6月份,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69.9%,轻度污染天数比例为21.5%,中度污染为6.3%,重度及以上污染为2.3%。主要污染物为臭氧,其次为PM2.5。海口、昆明、厦门、贵阳、乌鲁木齐等5个城市的达标天数比例为100%,衡水、合肥、沧州等17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不足50%。与去年同期相比,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由71.7%下降到69.9%,降低1.8个百分点。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有所改善,长三角区域、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有所下降。

      按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6月份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位城市是邢台、唐山、南京、石家庄、济南、邯郸、武汉、徐州、保定和宿迁;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位城市是海口、珠海、舟山、惠州、深圳、拉萨、中山、张家口、昆明和厦门。

      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48.5%,长三角区域25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63.4%,珠三角区域9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84.3%,均未出现严重污染。主要污染物均为臭氧,其次为PM2.5。

      臭氧污染程度与气温和太阳辐射有关

      臭氧跟氧气是亲兄弟,但每个分子比氧气多了一个氧原子,所以有极强的氧化作用。在常温常压下无色,有特殊臭味,因此得名。

      “它是一种典型的二次污染物。”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说,从污染源排入大气后直接污染空气的被称为一次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氮、一次颗粒物(飘尘、降尘、油烟等)、氨气,以及含氧、氮、氯、硫有机化合物等。二次污染物是排入大气的一些一次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有害物质。空气中的臭氧不是被直接排放进大气的,它是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在高温和太阳辐射的情况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

      据柴发合介绍,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有两大方面:一是以火力发电厂为代表的燃煤行业,二是机动车尾气排放;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很多,包括涂料、加油站、油罐车、油库、各种溶剂等。

      “臭氧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叫季节性污染。一般5—9月浓度比较高。”柴发合说,盛夏季节,空气扩散条件比较好,是一年中PM2.5浓度最低的季节,所以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蓝天白云的“水晶天”,但是,夏季恰恰是臭氧超标最明显的季节。由于部分晴好天气里大气比较稳定,风小,阳光带来的紫外线强度又大,所以有时湛蓝的天空,却为臭氧的形成提供了条件,臭氧也会随着气温的上升而增多。

      此臭氧并非彼臭氧  在天是“保护伞”在地是“健康杀手”

      平时我们总是听说各种关于臭氧层被破坏的严重后果,为什么臭氧多了反而也说污染呢?

      环保专家说,空气质量首要污染物臭氧与臭氧层中的臭氧并不是一回事。臭氧层中的臭氧是在雷电、太阳高能射线辐射等自然条件下产生的,在距离地面约30公里处,可以吸收99%的短波射线,包括紫外线、X射线、伽马射线等,是人类的“保护伞”;空气污染的“元凶”臭氧则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对于人体来说是个“健康杀手”。

      “臭氧在天是佛,在地就是魔。”柴发合这样描述臭氧的双面性。他说,大气臭氧层中的臭氧会吸收大量来自太阳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照射;而在地表附近游荡的臭氧,则一下子翻脸成了人类和各种生物的危害者。“比如引发呼吸道疾病、刺激眼睛和皮肤。同时,高浓度的臭氧还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另外,它还会加速二次颗粒物的生成,对形成PM2.5也有促进作用。”

      上世纪50年代,美国发生过著名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臭氧就是元凶之一。1955年,当地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65岁以上老人达400多人;1970年,约有75%以上的市民患上了红眼病。

      据美国科学家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美国每年有数千人死于地表臭氧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臭氧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强烈刺激呼吸道,造成肺功能改变,引起气道反应和气道炎症增加、哮喘加重等。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郭新彪教授指出,臭氧能引起上呼吸道炎症。当空气中臭氧浓度达0.01—0.02毫克/升时,人们就可以闻到;浓度达到1毫克/升时,可使人呼吸加速、胸闷等;浓度达2.5—5毫克/升时可引起脉搏加速、疲倦、头痛,在这样的环境中停留1小时,可发生肺气肿,甚至死亡。

      室内臭氧污染小于室外有效防范  即可不必人心惶惶


      那么,人们应该如何防范臭氧带来的危害呢?柴发合说:“由于臭氧是气体,因此臭氧污染不像PM2.5戴个口罩就可以防范了,所以最好还是做好规避工作,尽量不要在臭氧污染比较严重的时候外出。以北京为例,臭氧浓度最高值一般会出现在阳光强烈的下午两三点,因此这段时间最好减少户外活动。”

      研究显示,臭氧在室内外差别很大,因为它怕墙壁等表面吸附物。根据美国环保署的测试,室内的臭氧浓度一般都比室外低50%,如果房间密封良好,采用了空调系统的话,臭氧浓度就会更低。

      专家提醒,根据我国目前实行的标准,臭氧8小时浓度超过160微克/立方米时,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就应该减少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炼;臭氧8小时浓度超过215微克/立方米时,沈阳液化气储罐供应,这些敏感人群就应该避免户外运动;达到265微克/立方米时,敏感人群应该停留在室内,一般人群适量减少户外运动;如果超过800微克/立方米时,所有人都应避免户外活动。

      不过也并非所有室内的臭氧浓度都要低于室外,研究显示,电机运转中放出的火花、静电复印及电视机的工作过程,都会使空气中的部分氧气转变为臭氧。所以机电房、静电复印机房、计算机机房等都是臭氧高发地,反而要注意通风。此外,还有一种“室内”也是臭氧集中地——飞机座舱。机舱里的臭氧主要来自大气环境,虽然现代的大型客机都配备了除臭氧系统,但还是无法把它们赶尽杀绝。

      “公众没有必要因为现在臭氧是主要污染物就人心惶惶,还是要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柴发合强调,实际上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也有好处,它可能会杀死大气中的一些细菌。

      据悉,美国等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治理,PM2.5浓度已下降,但许多地方仍然臭氧超标,法国、英国等城市的臭氧浓度也经常超标。对此,柴发合解释,由于臭氧污染更多依赖于气候和温度的变化,受自然的约束性比较大,因此从这点上来说,它防治的难度会比较大一些。

      据悉,我国对臭氧的监测已经全面开始。今年1月1日起,全国74个城市已开始监测臭氧;今年底,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也都要开始监测。除了监测的全面跟进,柴发合表示,对于臭氧污染的治理问题我们已经在行动。“现在针对PM2.5,我国环保部门正大力削减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排放水平,这个行动对于减少臭氧污染水平,进而减少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都具有直接意义。”

      相关链接:臭氧检测仪器的运用

      臭氧检测仪主要是用于臭氧制备车间(臭氧发生器、臭氧厂房等)、化工、石油、造纸、纺织、制药和香精香料工业、水处理、食品医药灭菌车间等场合。检测原理:臭氧检测仪的检测原理有半导体原理(英国E2V)、电化学检测原理、紫外光法原理等。这里主要来介绍的是第三种检测原理,即紫外光法。检测仪主要由低压紫外灯,光波过滤器、入射紫外光反射器、臭氧吸收池、样品光电传感器、采样光电传感器、输出显示、电路部件构成。臭氧浓度检测仪采用了紫外线吸收法,单点光源、双光路检测、体积小、精确度高、稳定性好、可以连续工作;其测量范围宽,最大测量范围300O3g/m。另外,该检测仪还具有0/4—20mA模拟输出,可以与臭氧发生器,PID调节器组成臭氧闭环自动控制系统。 


(来源:中国化工仪器网)